安徽太湖:千锤百炼 铸就“铁”骨匠心
安徽县融频道
做有态度的新闻。
2025-04-15 00:31
关注

章堂明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天台村的一名老铁匠。每天清晨五点半,他就早早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年近花甲,岁月在面容上留下的印迹被刚刚点燃的烈焰照亮。四十二年,炉火未歇,身旁略显斑驳的铁砧随他见过一万个黎明。冰冷的铁器期待着在章堂明的掌心温和苏醒。

选材,潜藏着成就良品的先见之明。钢铁合金凭着一身“铮铮铁骨”脱颖而出,成为章堂明最中意的那块料。伴随着切割机的纵横交错,料胚化整为零,准备列队迎接炉火的检阅。

所谓火炼,是铁块在1200℃的炽红里蜷曲又舒展;所谓锻打,是与岁月荏苒、时光不居的讨价还价。四十二道春秋,十万次捶打,你几乎能听见金属在讲述,关于这片土地与这位匠人近半个世纪的友好盟约。

淬火,是章堂明和铁器最后的对话。青烟裹着嘶鸣升空,像某种秘而不宣的仪式。12小时不间断劳作,浸染着汗水的三十把农具在暮色中成型。

那些被工业化浪潮冲散的农具记忆,仍在这方寸铁砧上铿然作响。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章堂明手中的每一把手工铁器,都封存着一段会呼吸的旧时光。

来源:太湖县融媒体中心 吴光磊 姚权炉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