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娃送娃不再火急火燎,广西景行学校周边早晚高峰拥堵治理方案获全国推广
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时政,市政,民生,民声,在这里看柳州,听柳州——感谢关注FM102.9柳州综合广播!
2025-04-21 23:31
关注

学校周边的交通出行是否顺畅、是否安全,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问题。柳州交警通过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以及“家校警”的有效联动,采取“单向交通组织+限时停车疏导”综合治理,打造学校周边交通治理“样板间”,破解了柳州市景行小学(总部)接送学生车辆与通勤车辆叠加的交通难题,早晚高峰拥堵延时大为下降,改善了交通秩序,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治理前景行小学门前交通情况

这一好经验、好做法在“城市道路交通提效提质全国精品案例”遴选中成功入选,并向全国推广!

柳州广播今天继续带你来了解!

(两案均为景行小学周边交通治理做法)

学校周边交通安全提升

全国精品案例(两案合并)

案例简介

柳州市景行小学(总部)位于城中区河东片区,四面环路,毗邻的高新三路、桂中大道、白沙大桥等均为城市的主要干道。

图1 景行小学(总部)区位图

图2 景行小学(总部)现状

存在的问题

(1)过境车辆与接送车辆相互干扰,通行效率低

学校周边居民区密集、车流量逐年增加,路网覆盖河东片区主干道,高峰期间接送车辆与过境车辆相互干扰,导致通行效率降低。

图3 放学期间学校门前高新三路人车流量剧增

(2)学校周边缺乏接送车辆的停车场地

由于学校没有规划建设用于接送学生的停车场地,导致接送学生车辆在上下学高峰期间随意无序占道停车,降低道路通行效率,机非混行现象严重。

图4 学校西门放学期间海关路家长等待情况

(3)对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车管理难度大

大量的接送学生车辆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现场没有设置明确停车区域,部分家长为自身方便,往往对民警管理劝导不理解、不配合,管理难度大。

图5 优化前民警劝导情况

(4)未规划家长等候区,家长过于集中学校门前路段

由于学校没有规划家长等候区,等候学生放学的家长集中于学校门口,经常溢出至高新三路,形成人车干扰。

图6 学校放学期间交通情况

治理措施

为保障校园师生出行安全,柳州交警采取以下措施,治理成效明显:

1、发放出行调查问卷,以需定供

制定出行调查问卷,全校3500学生,回收有效问卷3201份,有效调查比例达到91.5%,其中步行接送占35%,非机动车接送占10%,公交上下学占0.4%,机动车接送占33.5%,放学高峰接送车辆达到最大需求量1100辆。

2、实行单向交通组织,提高通行效率

将海关路机动车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高新四路调整为由西向东单行,在单行道两端分别设置单行道和机动车禁止驶入标志牌,同时调整地面标线。

图7 海关路、高新四路单行组织调整示意图

图8 单行道标志标线调整

3、增加学生放学通道,分散交通压力

1)将接送学生车辆分散至海关路与高新四路,将高新三路南门接送率60%降至30%,海关路西门承担40%的接送比例,高新四路北门承担30%的接送比例。

2)实行错峰放学,每次放学2个年级,每次间隔15分钟。

图9 学校大门设置位置示意图

4、设置临时停车区域,挖掘周边停车资源

分别在南门、西门、北门前的车行道内设置接送学生车辆临时停车区,上下学时段允许接送学生车辆依次临时停放,合计可供113辆机动车临时停靠。

图10 高新三路南门临时停车区

图11 高新四路北门临时停车区

图12 海关路西门临时停车区

图13 增设临时停车区提示牌

同时交警部门与周边停车场运营单位沟通,放学期间家长接送车辆免费停车1小时,引导家长到周边停车场停车接送学生,共挖掘3个停车场,合计约450个停车泊位。

图14 临时停车区和周边停车场位置示意图

5、增设隔离护栏设置学生护学通道

对学校门前道路设置限速标志牌,在学校区域前后设置注意儿童警告标志牌,用以警告车辆驾驶人减速慢行,注意儿童安全。同时设置护学通道。

图15 设置限速和注意儿童标志牌

图16 设置隔离栏分隔护学通道

6、加强家校警联动落实措施

柳州交警通过学校将校园周边交通管理措施传达到每位家长,号召家长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管理。同时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学校周边管理措施,让家长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自觉遵守停车规定。

图17 交通组织调整公告

图18 交通文明倡议书

7、科技赋能,保驾护航

柳州交警联合中国联通公司打造“安全归家”系统,一键了解学生上下学与家长到达情况,通过系统发布交警部门公告与宣传。

图19 安全归家小程序

实施效果

  • 通秩序得到改善

学校周边规范了接送车辆的停放位置,减少了过境车辆与接送车辆的冲突。高新三路通行能力提升明显,早高峰平均车速提升22.80%,拥堵延时降低18.58%;晚高峰平均车速提升42.50%,拥堵延时降低29.84%。

图20 优化前高新三路-桂中大道路口路况

图21 优化后高新三路-桂中大道路口路况

图22 优化后高新三路通行情况

  • 交通安全得到保障

隔离栏分隔出学生护学通道,明确并分散了学生和接送家长等候区域,减小了学校门口的接送压力;通过设置限速和注意儿童标志牌,合理的对行车速度进行了管控,降低了学校周边道路的事故风险。

图23 家长等候及学生放学现状图

  • 送交通效率提升

交通组织调整后,学校的接送高峰时间段缩短,早上高峰持续时间整体缩短了5分钟。晚上放学高峰持续时间整体缩短了15分钟。

案例总结

城市中小学交通问题作为城市交通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中心城区尤为显著。本案例通过动、静态交通组织管理,从均衡学校出入口的出行比例,实施错峰错时放学,设置单向交通组织,科技赋能精准掌握放学时间,设置临时停车区和挖掘校园周边停车资源,到学生家长的沟通宣传并积极配合,实现了“家校警”的有效联动,破解了城市中小学接送交通的难题,提升校园周边交通品质。

(记者:周绍洪 通讯员:莫小华 罗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