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会跳水赛奥运冠军助阵 国际裁判加持 广州培养更多的小“全红婵”
体育广东
资深记者全方位报道广东体育,弘扬体育正能量和中华体育精神。
2025-04-21 08:40
关注

420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馆,来自广州各区的257名跳水小将们,展开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跳水比赛的激烈角逐,馆内悬挂着杨景辉、张雁全、陈艾森、全红婵等4名广州跳水奥运冠军大照片,在四位奥运冠军的“注视”下,跳水小将走上跳板、跳台,起跳、做动作、入水,一气呵成,场馆内的标语“敢于拼搏勇挑重担精雕细琢再创辉煌”、“刻苦训练勇攀高峰”……格外醒目。

广州跳水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先后培养输送了杨景辉、张雁全、陈艾森、全红婵(广州与湛江联合培养)等多名跳水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而四年一度的市运会就是广州跳水后备人才的大检阅。

本次广州市运会跳水比赛于418日至20日在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馆和陆上训练馆举行,共有越秀、海珠、荔湾、黄埔、花都、番禺、南沙、增城8个区代表队的257名运动员参加,总设42个小项,按年龄分男、女子的甲组、乙组、丙组、儿童甲组、儿童乙组共五组,进行1米板、3米板、跳台(3米、5米、10米)、陆上弹网、陆上弹板、素质力量等项目的比赛,丙组还设有双人3米板和双人5米台,全方位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次比赛可谓高规格:奥运冠军助阵、国际裁判支持。东京、巴黎两届奥运会男子3米板冠军谢思埸、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张雁全出现在决赛现场,并为优胜队伍颁奖。赛后他们纷纷满足跳水小运动员签名、合影的需求,并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指导。

张雁全(左)、谢思埸(右)

谢思埸感叹,近几届奥运会跳水冠军都有广州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可见广州在培养跳水优秀后备人才方面有着独到之处,各级重视和跳水氛围都很好,希望广州的小运动员能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张雁全退役后,如今是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跳水总教练。这两年,他对广州跳水运筹帷幄,也经常深入到各区和各地选材,带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他介绍,本次比赛他们邀请跳水国际裁判、中国跳水技术委员会常委、裁判组组长陈安平,跳水国际裁判林育毅和国家级裁判李伟杰。三位专家不仅为本次比赛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支持,更让赛事更加专业、规范。

在张雁全看来,广州跳水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教练员的付出、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以及各区的大力支持。“广州是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也是一座孕育跳水冠军的沃土。多年来,我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他们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上为广州争光、为中国添彩。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教练员的辛勤付出,是运动员们的刻苦训练,更是广州体育精神的代代传承。作为新任总教练,我深知肩上的责任,不仅要延续这份荣耀,更要为广州跳水发掘更多新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深耕广州跳水30多年的奥运金牌教练谭静瑜表示,广州各级政府都重视跳水运动员,建设专业场馆,这两年还引进了奥运冠军张雁全等4名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回到广州体职院任教,增强教练团队,广州各区的跳水、体操、蹦床等发展较好,也为他们挑选优秀苗子提供了基础。市运会增设组别和陆上比赛,设项规模创历史新高,也让更多小运动员能在市运会展示水平和风采。在广州几名奥运冠军的影响下,广州不少的跳水小将都有目标和“冠军梦”。

本次比赛中,荔湾区、花都区、越秀区等代表队表现不俗,也涌现了不少优秀苗子。谢思埸妻子张莹就是广州市荔湾区体校的跳水教练。张莹此前是全国冠军,如今在基层担任教练,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更不一样。“我现在是儿童组的教练,主要工作就是培养孩子们对跳水的兴趣,跟以前训练比赛不同,现在要对孩子有信心,平时工作要更有耐心。既是教练,又是老师,带小队员就像带自家孩子一样。”张莹感叹,学校对跳水很重视,仅跳水就有4名专职教练,让她欣慰的是,家长都非常支持孩子练跳水。“很多家长都非常信任我们,这让我们这些基层教练更有信心,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喜欢跳水、喜欢体育。”、

文:豪仔 / 供图:穗体宣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