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扶持金到账20000元!敢“创”的湖理工青年请就位
湖南理工学院
至善穷理,这里是湖南理工学院。
2025-04-29 14:28
关注

日前,在湖南理工学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暨2025届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推进会上,参会的全体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外,两名学生的身影分外引人注目。

除了参会,他们两人还专门向在场的老师作了发言。

氢能源燃料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到入驻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拿到岳阳市创业补贴,获挑战杯湖南省赛金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铜奖,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立项这一经历,让典型“理工男”黄锡文直呼“熬过的夜、流过的汗,都是面对未来的底气!”

黄锡文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正如他所言:“从实验室到注册公司,每一步都有资金‘托底’,让我们能全心投入技术攻关。”

多方扶持,大型会议“坐C位”,像“宝贝”一样呵护学生创业热情,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湖南理工学院高位推动的重要工作。

总体布局: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送上马、扶一程”

2025年3月的全国“两会”,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诚邀全国青年来湘创业,并多次主持召开全省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调研座谈会,对“七个一”举措进行细化。创新创业热潮在三湘大地涌动!

岳阳市也正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力实施“创业孵化+创业培训+创业贷款+创业活动+创业补贴”五创联动,实施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平台等多方联动,为岳阳大学生创业提供完整链条。

全校要把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摆在重要位置。”今年3月21日,在学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暨2025届毕业生“春季促进就业攻坚行动”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张国云向全校发出“动员令”,明确要求:系统谋划落实落细创业政策,从机制、教育、孵化、政策、宣传等方面拿出具体工作举措和优惠政策,全力支持大学生创业

2024年11月19日,校长曾祥君走进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讲堂,宣讲科研引领实践育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凝练与培育等内容,勉励青年学生不断锤炼本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把兴趣变成科研项目,科研项目转化成创新创业新动能。”

今年4月,岳阳市青年创业就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在学校授牌仪,岳阳市律师协会深度参与,现场发出《岳阳市律师协会关于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倡议书》,法律“护航”创业,在全国高校都不多。

4月15日,湖南理工学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和湖南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关于支持大学生创业“七个一”部署要求,围绕学校大局,立足学生发展,切实加强本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突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全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出台《湖南理工学院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由政策到服务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政策护航:从“纸上”到“脚下”的全方位支持

湖南理工学院依托《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揽子”举措实施方案》系统布局,从机制优化、资源整合到资金保障,为学子铺就了一条“零门槛、全周期”的创业路径。

机制创新。学校将就业创业纳入领导班子考核,推行“周报月报”动态跟踪制度,并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二级学院开展创业孵化。招生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处负责人介绍:“我们建立了‘四纳入、一公布’机制,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创业成果直接与绩效挂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围绕产业需求与专业特色,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创业课程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实践》等进阶式创业训练课程群,构建从创意孵化到商业落地的全链条实践平台。

资金扶持。根据方案,学校设立创业扶持专项资金,对优质项目最高给予2万元启动资金,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还可额外申请政府配套补贴,用真金白银破解学生创业“第一桶金”难题。2025年,学校联合南湖新区协调超5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并引入校友资本形成“1:1配套”机制。

学业保障。为消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学校推出“学业支持政策”,弹性政策护航“边学边创”:创业学生可申请课程免听、延长学制甚至以创业成果替代毕业论文。教务处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市场实践,这种‘学创融合’模式已孵化出多个成熟项目。”

校地共建:打造“家门口”的创业生态圈

湖南理工学院的创业实践,离不开岳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2025年4月15日,学校与岳阳市南湖新区签约共建黄梅港湿地公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理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学校与南湖新区共建的6500㎡双创孵化基地,已成为区域创新的“心脏”。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贏、共同发展”的原则,基地将服务南湖新区"科创+文旅"产业发展战略和学校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全链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师生等创业者提供从创意萌芽→项目孵化→成果转化与市场落地的全方位支持,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的活力引擎。

摊开双创孵化基地地图,不难发现,这里处在岳阳高校的“几何中心”。2千米范围内,湖南理工学院、岳阳学院、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分布周边,基地辐射周边6万余名在校生。基地还依托“海陆公铁空”立体交通网,更容易与长沙形成“头部创新+腹地孵化”的良性互动

南湖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亚丹表示:“双方将围绕创业孵化、旅游研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基地拟引入师生共创工作室,覆盖光电技术、智能制造等岳阳主导产业领域。

基地构建了“政务集成+政策落地+培训赋能”服务体系。创业者可享受“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并通过“创业青训营”“AI面试模拟”等150余场年度培训提升竞争力,构建了从“苗圃”到“市场”的全流程护航。2025年,基地还联合金融机构试点“双创基金”,为高风险项目提供风险共担机制。

师生共创:让科研“种子”长成产业“大树”

在湖南理工学院,“师生共创”不仅是口号,更是成果频出的“密码”。例如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健辉带领团队以科技赋能“守护好一江碧水”项目——研发崩岸智能预警系统并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提升生态保护智能化水平,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贡献力量。采用企业命题、学生答题的新模式,与企业联合举办校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学生训练、就业选拔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良性循环。

积极支持鼓励学校科研人员离岗或在职与学生共同创办企业。离职与学生共同创业的,可以申请1次离岗创业,最长期限不超过3年,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在不影响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在职与学生共同创办企业的期间,允许继续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各方面权利,工资、社会保险等各项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在符合基本申报条件情况下,指导大学生创办企业成效显著的或获得金种子大赛铜奖及以上的第一指导老师,可由学校直接推荐并经审核后认定为省青年骨干教师;

对于指导大学生创办了企业成效明显的或获得金种子大赛网络复评及以上的成果给予量化赋分,将“获得‘金种子杯’大赛金奖第一指导老师”纳入职称评审直通条件;

……

为了支持学生创业,学校推出鼓励学校科研人员和学生共同创业、指导学生创业的若干举措。“干货满满,诚意十足”,学校一名科研人员激动地说。

学生自我创业意识的萌发,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来自经管学院的钟毅,今年刚刚大二。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则是“拼”字发挥到了极致。白天跑市场、谈合作,晚上熬夜做策划方案,累了就在工作室打地铺。付出终有回报,君山油菜花节成了乡村旅游新名片,黄秀农耕园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云梦泽的VR枪战游戏正在启动中。钟毅坦言:脱下军装,依然能续写荣光!

湖南的“创业沃土”正在崛起。湖南理工学院的实践,是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战略”的缩影。从岳麓峰会的“邀约”到全国两会的推介,湖南正以“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吸引全球青年。正如省委书记沈晓明所言:“湖南的未来在于年轻人,这里永远是背着双肩包就能启程的地方。”

百万奖励金的到账,是湖南理工学院创业征程的新起点。在这里,政策有温度、资源有密度、服务有精度,每一个“异想天开”的创意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当黄锡文们在实验室挑灯夜战,当钟毅们在田间地头开拓市场,湖理工青年的创业故事正书写着更壮阔的篇章。

此刻,三湘大地已吹响“青春集结号”——敢“创”的湖理工青年,请就位!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