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务处理”到“智慧育人”,这个“早八工作坊”助力辅导员角色升级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25-05-14 14:14
关注

从Midjourney到即梦,从ChatGPT到Deepseek,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建构……近日,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第三期“早八能量加油站”辅导员能力提升工作坊聚焦“AI技术在辅导员工作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主题,组织全体辅导员集中探索学习人工智能与学生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会上,辅导员孟欣欣以学院近期举办的“AI赋能科学家故事PPT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切入点,揭示了AI带来的颠覆性变革。她现场对比传统设计流程与AI辅助模式:过去需3到4小时完成的图文制作,现在通过Deepseek生成文案框架、即梦生成定制化插图、豆包智能排版,最快40分钟即可产出初稿。在学生篮球赛主题演示中,即梦AI平台仅用20秒便生成8幅风格迥异的图片,既有写实运动特写,也有赛博朋克科技画面,让在场辅导员直观感受到AI在创意生产与效率提升上的双重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正芳从辅导员视角出发剖析了学生工作痛点,解析了AI技术在新生适应性教育、就业指导、危机干预等核心场景的深度应用,鼓励大家通过学情分析自动化、家校沟通智能化、活动策划创意化三大路径,将AI工具转化为提升工作效能的“新引擎”。

参会辅导员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自己对AI技术应用的认知边界,更在交流中提炼出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前觉得AI离我们的工作很遥远,现在发现只要善于运用,它就能成为我们工作的得力助手。”一位辅导员感慨道。(孟欣欣 郭晨鑫)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