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谌涵)“我们体育生在考研这条赛道上,也不能服输!”5月9日,在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考研交流会上,成功上岸武汉体育学院的唐佳,向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奋斗历程。
这位国家一级运动员、湖南省大学生运动会“3金”得主,用四年时间书写了属于自己的青春故事。在体育学院,像唐佳这样“文体双修”的学生,并非个例。
“文体双修”成学院新名片
在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中,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60人报考,39人上线,32人被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录取,上线率 65%、录取率 53.33%。其中,3名国家一级运动员、3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全部考研上岸。
图片来源:新湖南
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的罗翔,是田径专业的国家二级运动员,高考英语仅57分。但从大一军训起,他便定下考研目标,每天雷打不动背单词,最终不仅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研更以395分上岸。“兼顾训练与考研,必须找到高效学习方法。” 罗翔如今以“榜样学长”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传授经验。
学生罗梓迅作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省大运会“2金3银1铜”获得者,考了 4次才通过英语四级;而学生杨丹更是历经6次尝试才突破四级大关。学院党委书记郭羽感慨:“这些孩子入学时英语基础薄弱,但他们凭借顽强毅力,不少人都通过了四六级,这在体育学院实属不易。”
成绩背后,离不开学院的全力托举
为助力考研学子,湖南城市学院体育学院专门成立考研复习班,学生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导师,而郭羽便是其中一位。
从学生准备进入考研班的那一刻起,郭羽便开启全程“护航”模式:进班之前,与每位学生进行1小时深度谈话,掌握每个人的情况;每月针对个人情况发送专属指导短信;大到院校专业选择、导师联系策略,小到简历修改、复试技巧,他都倾囊相授。
他能叫出学院90%的学生的名字,连续8年担任考研复习班班主任,放弃暑假,默默见证着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 ——从9人、15人,到如今的32人上岸,每一个数字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图片来源:新湖南
罗梓迅回忆,郭羽脚崴后仍坚持晚上到自习室监督复习。郭依萍也深有感触:“郭书记每天早上7点就出现在图书馆,连暑假都从未缺席,和我们一起打卡学习。”
体育学院学风也在悄然转变。学院副书记兼心理老师匡艳群感叹:“原以为体育生更重训练,后来才发现,这里的学生既能在赛场上摘金夺银,也能在考场上实现逆袭,‘文体双修’成为学院新名片。”
如今,唐佳、罗翔等学长学姐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体育学院学子。郭羽说:“只要心怀热爱、全力以赴,体育生同样能在考研赛道上绽放光芒。”
注:文章来源于新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