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东美村 曾晓华/摄
东美村,这个始于明代的村子,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兼具“村、渔、景、海、山”的古渔村。这里曾是平潭最早的渔市古街之一,是远近闻名的渔家商埠和海防要塞。近年来,这个被青山绿水环抱、面朝浩瀚大海的小村落,在乡贤的助力下搭上了文旅产业发展快车。东美村凭借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深厚的渔村文化底蕴,结合东海仙境景区和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建设“景村一体化”示范样板区,打造“渔业+景区+村庄”的乡村旅游线路,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转型就业的问题,也推动了东美村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座古老的渔村正以景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唱响乡村振兴的“渔歌新韵”。2014年11月,东美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开发渔村文化,利用渔业资源发展旅游,渔村振兴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平潭东美村航拍 吴鹏 /摄
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锚准了东美村别具特色的传统渔村风景,是游客体验渔村风情旅游的极佳之地。于是,结合政府推出的“美丽乡村”建设及休闲渔业发展一系列政策,回乡开展休闲垂钓基地建设,推进“水乡渔村”申报当地休闲渔业资源。以休闲垂钓为核心,通过与渔家乐餐饮、民宿等开展多元化合作,吸引游客参加洗海浴、踩沙滩、矶钓、海钓、烤海鲜、吃海味、住民宿、观日出等各种休闲游乐活动,促进东海仙境旅游业配套服务功能的发展。
2005年至2015年,东美村多数村民转入海上运输业,但由于企业管理混乱和运价低廉,导致许多村民血本无归,债台高筑,无产无业,生活极度困苦。村民为了生计,不得不重操旧业,回村捕鱼。但是,由于过度捕捞,近海水产资源逐年减少,传统的捕捞渔业进入恶性循环,亟待新的发展出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外海上跑运输业的高传琳回到村里,看到村里好多人都为生计发愁,他便思索:“怎样才能带动村财收入和村民就业?”他毅然放弃海上运输业回村投资,发展休闲渔业,带动景区旅游业态发展。成为“乡贤反哺桑梓”的一员,自此扎根于东美村的乡村振兴事业上。
2013年3月,高传琳成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随着对市场的研判,高传琳意识到,传统渔业并非“长久之计”。2019年,借着东美村“仙人井”景区开发的东风,他毅然决然“调转船头”,带领嘉佑渔业踏上转型之路,建设了平潭首个休闲垂钓基地——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在当年就购入5艘游艇,专门为游客提供海上观光、海钓等服务。
平潭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坐落于东美村的东海仙境。基地借助东海仙境“仙人井”景区独特的秀美风光,与村内多个民宿、餐饮店开展合作运营,也是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文旅板块的进一步拓展。
自从平潭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项目启动后,使得部分从事传统捕捞渔业渔民转向从事休闲渔业活动,减少了东美村传统捕捞渔业行为,渔村现场海产品处理量得以降低,降低了大量腐烂海鲜产生的污水、废气对渔村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效益明显。“仅2023年,我们就接待了将近10万人次游客,营业额将近600万元。”高传琳笑着说,“我们公司的员工都是本村村民,以前的那些渔民现在都成了我们的船长和安全员。”随着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同东美村村集体合力打造集景点、古村落、渔村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不少当地的居民,也将自己的石厝租赁出去,改造成民宿并发展餐饮业。在东美村形成了早上去海钓,傍晚拍夕阳,晚上住民宿,清晨看日出……这样的休闲旅游闭环。
东美村原东海小学旧址 吴鹏/摄
东美村的原东海小学旧址,经过改造后变身成为民宿。同时,也是嘉佑公司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提供“吃、住、玩、购”一条龙配套服务。民宿所有改造都遵照以旧修旧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保留了“老”的环境和“旧”的状态,并加入了符合年轻人生活习惯的新方式和新物件,既复古又时髦。房间是干净利落的原木色,搭配了白色,显得淡雅、舒适。这里的房间都用当地的景点命名,在公共区域,还能看到“学生守则”“行为习惯”“名人名言”等学校标志性元素,部分区域还保留了黑板。
“我就是从这个小学毕业的,对这里很有感情,所以在改造的时候,就把这些‘宝贝’都保留了下来。”高传琳说,“东海小学已经闲置多年,嘉佑公司与台胞合作,承租改造,既有效盘活东海小学老旧校舍资源,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完善了‘仙人井’景区的配套服务设施,为景区一体化建设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投身民宿、餐饮、休闲渔业等旅游配套产业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经济和村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东美村党总支书记高桂情介绍说,目前,村里已建成各类民宿77家。
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景村一体化”战略将旅游与文创相结合,致力于打造“小而美”的精品旅游体验,也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原生态+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写照,以“全域旅游”促“乡村振兴”。公司自成立以来以“东海仙境”旅游景区、东美传统古村落为依托,按照功能积聚、产业带动、统一规划、集约经营的原则,将主营业务划分为两大核心功能板块——休闲渔业开发和传统渔业开发,并通过以“互联网渔港+”“智慧+”“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集聚、产品集散、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等功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获得广大渔民的普遍认可。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村级经济,渔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百姓富、生态美”的良好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促进美丽乡村持续健康发展。
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主打“海上仙人井”精品旅游线路,第一次将“仙人井”景区海上视角呈现在游客面前,给游客别样的休闲观光娱乐体验,一列列雄奇的山峰耸立海上,从金观音到玛雅将军,从神宾谷到十八学士石,从仙人峰到骆驼峰……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经过风蚀、海蚀后的地貌,让它们都有了生命,显得灵动而传神。一块块七彩的岩石,散布海上,在阳光与海浪的映衬下,靓丽夺目。七彩岩可是海钓的好地方,这边分布着若干钓鱼台,有不少垂钓者专程坐船来到这里,体验海钓的乐趣。“坐船很有趣,不用顶着太阳登山,就能观览美景,体验感极好。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平潭人,竟然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的传说和景点。”新游览方式的出现,广受游客好评。
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纵向开辟精品旅游线路的基础上,也横向拓宽了休闲渔业的发展空间。基地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及渔村人文资源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东美渔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游客对渔村风情、休闲渔业的体验,提升了东海仙境旅游的品质。基地逐步探索拉笼休闲渔业体验旅游产品、游艇婚纱摄影等服务项目,丰富旅游产品构成。并积极承接平潭综合实验区各单位组织的海上活动。如多次承办渔港渔船消防、水上安全救助应急演练活动。2021年至今,平潭综合实验区多次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东美游艇码头举行,实现了渔旅文化和生态旅游的深度融合。
2021年平潭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获评为第十四批“水乡渔村”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22年获得第二届“岚台创翼”平潭综合实验区优秀创业项目评选二等奖;2024年当选福建省渔业行业协会休闲渔业分会第二届理事单位。同时还是平潭综合实验区诚信促进会副会长单位;福建救助志愿者联盟成员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传琳于2022年当选平潭综合实验区农渔业发展协会执行会长兼休闲渔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平潭综合实验区高氏历史文化保护中心常务理事。
平潭东美村海岸线全景图 吴鹏/摄
谈及下阶段发展,高传琳表示,休闲渔业发展是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中之重,政策支持及资源优势为东美嘉佑休闲渔业基地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积极盘活资源,不断升级平台,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安全的出海体验。”他强调,平潭综合实验区嘉佑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始终秉持仁德、诚信、和谐、发展的企业精神;定位于帮助渔民转产转业,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休闲渔业文化品位;以促进海洋生态复原,执行生态环保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国际旅游岛的发展为使命;今后公司将继续坚持创新求实的企业精神,充分利用平潭“综合实验区、自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的三区叠加政策优势,进行多元化渔业开发,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开放开发和乡村振兴建设贡献应尽之力。
来源:《海峡乡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