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生命健康产业“双向奔赴”!深圳光明开启全球合作新机遇
光明融媒
深圳市光明区融媒体中心官方人民号。陪你一起走过繁花似锦的光明,一起见证世界一流科学城加速崛起,爱上光明,从这里开始。
2025-06-01 16:47
关注

当澳大利亚企业家

与深圳企业家共聚一堂

成就了促进国际经贸合作的生动一幕

5月29日,中国(深圳•光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生命健康产业交流对接会在卫光生命科学园举行。澳大利亚生物医药、数字医疗、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及机构代表,与深圳市、光明区相关领域重点企业、医疗机构、投资机构展开深度交流,共同推动两地资源与技术高效链接、创新生态与市场机遇深度融合,开启深圳光明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生命健康产业合作的新篇章。

image.png

该活动由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深圳市投资促进局主办,光明区人民政府承办。

01
资源互通
打造中澳合作共赢“光明样板”

中澳自贸协定实施10年来,双方从商贸往来、产业投资到人文交流,都取得显著成绩,构筑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

当天的交流活动中,14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企业来到现场,与深圳企业共同探讨投资、商业化、本地化以及市场拓展的机会,为中澳合作再添新注脚。

新南威尔士州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拥有澳大利亚最大规模的医疗科技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以医疗研究、临床试验和医疗科技而闻名。其首府悉尼,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突出,聚集了全国 35%的生物技术公司。

在活动中,来自新南威尔士州的科利耳Cochlear、瑞思迈ResMed和优思康USCOM三家企业分别进行了项目路演、经验分享及业务拓展规划介绍,表达了希望与中国企业携手合作的热切期待。

除了这三家企业上台分享

其他企业也在积极交流互动

寻找合作契机

SNAC是一家专注于临床影像科学创新的企业。该公司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人才、技术、效率的优势,是SNAC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期待寻找到合作伙伴,实现产品技术的本地化落地。

SDIP Innovations是一家医疗器械制造公司。该公司联合创始人表示,借助交流活动,可以共享研究知识和经验,“结合新南威尔士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相信未来会孵化出更多创新成果,并实现商业化转换,造福更多人。”

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的理念

在这场国际产业交流中

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近年来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提高服务外资企业水平和城市国际化水平,构建了“1小时供应链圈层+24小时通关服务体系+跨境数字贸易平台”三维通道,高水平打造光明云谷国际人才街区、凤凰城商业文旅街区2个国际化特色街区,正加速成为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布局湾区的战略首选地。

截至目前,光明区已吸引了美国GE医疗、德国西门子、阿联酋本奥米尔集团等1500余家跨国企业落户扎根,共同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此次交流会将深化中澳“产学研用”资源互通,加速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国际化合作标杆。光明区也将大力支持本土企业走进澳大利亚市场,实现“技术+资本+市场”的跨境联动。

02
产业破圈
加快建设国际一流产业高地

在全球市场中能频获信赖合作,光明靠的不仅是开放的胸襟、优良的环境,还有来自产业的底气。

光明依托信息、生命、新材料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集群,配套专项产业基金和跨境人才政策,谋求全球合作共赢。

·

当天活动中,澳方嘉宾了解了深圳医疗科技产业和政策法规,以及光明区营商环境、药械产业和政策法规情况,感受到深圳、光明相关产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

据了解,深圳市正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今年已发布相关支持政策,聚焦研发创新、人工智能应用、临床试验、注册审批、生产制造、推广应用、企业出海、人才与金融赋能、投资促进等9大方面,提出32条具体措施,充分发挥深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深港合作等优势,推动深圳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生物医药产业

高端医疗器械产业

均为光明区“3+3+1”产业集群

发展体系中的重点发展产业集群

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

光明区肩负着打造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区的重要使命,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新型疫苗、抗体药等细分领域产业。2024年,光明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规上生物医药企业35家,实现产值95.53亿元。

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领域

光明区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相关布局。截至2024年,光明区高端医疗器械企业800余家,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集群被认定为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独具核心竞争力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经济圈层。

图片

资源整合,才能不断破圈。此次活动的承办方深圳市卫光生命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卫光控股”),是光明区平台型国企,主要业务涵盖生物科技产业基金运作、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招商运营、生物科技企业服务,目前拥有2家全资子公司、2家参股公司及2家参股基金。卫光控股充分发挥“产、学、研、医、资、政”资源纽带优势,助力打造大湾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新高地。

03
创新无界
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供沃土

交流会结束后的当天下午,澳大利亚企业家们还组团考察了深圳医学科学院、湾有引力(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科曼公司等创新载体、科技企业、医疗机构,深入感受光明科学城丰沃的创新和产业生态。

图片

新南威尔士州集中布局了大型医院与重要大学院校,以及医学研究机构,这种创新生态为行业与研究界在开发治疗方案和创新成果并将其推向市场方面提供了重要机会。

相似的创新生态、同频的发展理念,让中澳两国的企业家们为能强强联手而倍感振奋。

光明区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光明锚定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目标,主动对标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在建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达22个,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不断深化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重大创新载体之间的合作,为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提供了沃土。

目前,深圳全市拥有广东省实验室4家,其中2家位于光明区,分别为深圳湾实验室和光明实验室;全市现有研究型大学12所,其中2所位于光明区,分别为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已集聚各类人才近19万人,其中院士50余人、高层次人才超2800人。

来自市场的创新活力也不断释放。国药器械医学影像联合创新基地、新华医疗创新总部、科曼医疗产业园、中元汇吉深圳研发中心等一批具有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替代能力的创新型重大项目成功实现落地建设。

创新无界,山海共融

作为大湾区科创版图上的“未来之城”

光明科学城正以开放的胸襟

硬核的科研设施与蓬勃的产业生态

向世界递出合作新名片

邀请全球优质企业

共享生命健康产业的无限机遇!

相关链接

近年来,光明区坚持“心诚+行程”,全力以赴开展“双招双引”,光明科学城国际“朋友圈”越扩越大,频频有龙头外企选择光明、投资光明。截至目前,光明区共有外资企业超1500家,传递出全球投资者坚定看好光明、投资光明的信心。

3月

光明区先后赴日本和美国,向世界递出光明科学城这张创新名片,发出“光明链全球”的产业强音,有效扩大光明科学城国际影响力。详情>>

3月14日

光明区与澳大利亚轨道交通领域行业龙头企业唐纳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光明区外资招商再添重磅成果,此次合作将为中澳高端制造领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详情>>

3月28日

中欧数字协会鲁乙己主席一行来访光明区,深入走进光明科学城,挖掘在高端医疗、科研交流方面的合作机会。

4月3日

中国贸促会组织的外资企业“广东行”活动走进深圳光明。来自36家外资企业和8家商协会近80位代表直观感受光明“科学+城市+ 生态” 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详情>>

4月13日

西班牙深圳总商会组织16家西班牙知名企业来访实地感受光明这座科学之城的魅力科技创新实力、产业发展情况。详情>>

4月28日

“中阿智能产业孵化器”正式揭牌,与此同时,“中阿智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签约落地。详情>>

内容来源:光明区商务局

编辑:李可

校审:靳峰陈圆圆 林秋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END

推荐阅读

追光而遇,“粽”有一款适合你!

“潮玩节”来了!光明这里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all in!

景美还免费!光明这个地方藏不住了(附打卡攻略)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