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战略定位,以服务云南“三个定位”为使命,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学校以“双高计划”建设为引领,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奋力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机电答卷。
学校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己任,建优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
专业设置“接地气”,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学校立足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开设57个高职专业,涵盖装备制造、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土木建筑、财经商贸等12大类。以先进装备制造大类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等核心专业为引领,创建了多批重点、骨干和特色专业。同时,学校通过深入调研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施动态调整策略,敏捷应对新质生产力需求,为云南重点产业输送“高匹配”技能人才!
专业群“三级跳”,打造核心竞争力
构建“国-省-校”三级专业群的发展体系,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领跑,省级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专业群强势支撑,校级特色专业群协同发展,形成“机电为核、多域协同”的硬核格局!
贯通升学“立交桥”,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学校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专业贯通培养,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实施高本“3+2”贯通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开设高本“3+2”贯通培养专业2个。同时,积极参与沪滇协作,与上海市环境学校、上海机电学院附属科技学校合作,开设中高职“3+2”贯通培养专业2个。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贯通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从高职到本科、从中职到高职的无缝衔接,助力学生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业发展。
课程体系“阶梯式”,课程培育机制“四级联动”铸精品
学校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立了“基础通用-专业核心-实践创新”阶梯式课程体系。完善“院-校-省-国家”四级优质课程培育机制,分类对接省级、国家级项目,落实“三教”改革重点任务,强化课程育人重点环节,规范优质课程培育流程,推动学校优质课程建设,推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目前,学校已建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同时,学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实训基地“顶配版”,以赛促学斩获佳绩
学校不断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突出产教融合特色,建成国家装备制造类虚仿实训基地1个、省级及以上制造类实训基地9个;校外与华为、比亚迪、昆明船舶等多家头部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形成"轮岗认知-项目实训-顶岗实战"进阶培养链。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
质量监控“全链条”,严把人才培养关
学校建立“标准制定-过程监控-反馈改进”的全链条质量保障机制,对课程教学、实践实训直至毕业设计实施,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通过教学督导常态化检查、学生全员评教、第三方评估等多维度监测,形成覆盖“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反思”的质量评价网络。通过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据介绍,该校将继续以“双高”建设为引领,锚定云南“三个定位”战略,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与精准育人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锻造“高匹配、高素质、高价值”技能尖兵!(通讯员: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