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4日至30日,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一行15人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开展了为期7天的集中实地实践活动。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法系桑榆,益路同行”为主题,重点是对岚皋县的基层养老事业展开调研,服务当地老年群众。
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先后走进岚皋县城区养老服务中心、东坡服务站、号房湾服务站、岚皋县敬老院、南宫山镇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对岚皋县基层养老展开调研。在岚皋县中心敬老院,整洁的老人居室、细致的防摔设施、齐备的消防工具、充满笑声的娱乐室、整齐划一的餐厅和挂在一个个老人脸上开心的笑容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印象。据了解,该敬老院总共有253名60岁以上老人,同学们调研的南宫山镇敬老院情况和县中心敬老院情况相当。同学们主动担任志愿者,清扫养老场所,为养老机构用餐老人打饭送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除了实地走访养老机构,队员们还分组走进居民家中开展居家养老调研。在老人家中,同学们与老人们促膝长谈,了解居家养老老人的养老生活、日常照料、医疗保障等情况。通过调研走访,同学们把自己对老人的关爱留在了各养老服务机构和居家老人心中,在养老机构和老人家中,每每同学们告别,老人们都会握着同学们的手殷殷惜别,欢迎同学们再来。
同学们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向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及当地民政部门进行了反馈,县民政局工作人员表示,同学们反映的问题非常实际,他们将对同学们反馈的问题分类研究,对同学们提出的养老服务人员的关切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将立即着手开展对养老服务人员的关爱行动。
本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进行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是“送法下乡”。在岚皋县城乡社区、养老场所与村民家中,“律法先锋队”通过“流动课堂+沉浸式互动”方式开展“益路同行送法下乡”活动。
在岚皋期间,带队老师王军结合生活实践先后在民主镇、南宫山镇为当地干部、群众150余人举行了两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讲座活动。通过案例、现场互动等方式向村民和村干部进行《民法典》宣传,指导群众和村干部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方法、法律途径处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讲座后,老师和同学们还和当地群众促膝而谈,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当地群众表示,希望以后多给他们带来这样听得懂、用得上、接地气的法律宣传和普法活动。讲座现场,队员们向群众分发了精心设计《银龄防诈宣传手册》、《法律援助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同时,队员们还将法律宣传活动深入到社区、街头、农贸市场、村民家中,一对一与老人交流和教老人防诈口诀等方式,讲解常见诈骗套路以及预防手段。
法律宣传活动,拉近了实践团队和当地群众的距离,同学们也将自身所学真正用到了人民群众身上。同学们受到群众的褒奖和赞扬时,深深感受到服务群众所取得的快乐,同时也加强了自身的使命责任感。群众的褒奖是鼓励更是鞭策,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和凝固。
在岚皋期间,“三下乡”团队还对当地未成年人保护、防诈禁毒、乡村振兴等方面实践建设进行了参观调研。
通过参观调研活动,同学们对当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创新机制模式、反诈禁毒工作所取得成果和现存问题、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扎实有效工作有了直观感受。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对基层治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体会到贫困山区地方开展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据介绍,该校法学院“律法先锋队”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养老需求为纸,用法律知识专长为书写新时代青年责任与担当。通过实践活动,加深了同学们的服务社会意识。今后,同学们将“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讯员: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