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脾胃不适?饮食注意三原则
广州日报
最好看最好玩的新闻在这里与你分享!
2025-07-24 15:08
关注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气最重的时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黄曦亮副主任中医师提醒,此时人体脾胃功能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乏力等问题,三伏天饮食调理脾胃应注重“清暑祛湿、健脾益气”,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1.多吃具有祛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炒后使用,避免生薏米性寒伤脾)、赤小豆、茯苓、山药、莲子(去芯)、白扁豆等,可煮成粥或汤,如薏米山药粥、赤小豆茯苓汤等。

2. 忌生冷、油腻、甜腻食物。脾胃喜温恶寒,在三伏天时如果贪凉过度,大量喝冰饮、吃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阳,导致运化失常。建议将水果放置常温后食用,凉菜可加少量姜末调味。油炸、甜腻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痰湿堆积,需适量食用。

3. 饮食规律,少食多餐。三伏天易出现“苦夏”,食欲下降时不宜强迫进食,可采用“少食多餐”模式,每餐七八分饱,减轻脾胃运化压力。晚餐宜清淡,避免过饱,睡前3小时内建议不要进食,以免积食。

此外,针对三伏天容易出现的三类脾胃不适表现,黄曦亮建议可以在日常饮食中这样对症调理——

脾胃湿热(表现为口苦、舌苔黄腻、腹胀):可喝冬瓜荷叶茶,饮食中加少量绿豆、苦瓜(但注意适量,避免过量苦寒伤脾)。

脾阳不足(表现为怕冷、腹泻、食欲差):可喝生姜红枣茶(用生姜2片、红枣3颗,煮10分钟即可饮用),避免生冷,多吃炒山药、炒南瓜。

积食(表现为口臭、腹胀、大便酸臭):可吃山楂(煮山楂水,避免生吃过多刺激胃)、鸡内金粉(冲水喝),暂时减少主食摄入,让脾胃“休息”一下。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婉虹 通讯员 徐心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梁超仪、李化然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