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启幕。活动通过两大主题展览和一场学术研讨会,以艺术回望烽火岁月,以学术梳理抗战文艺脉络,致敬那段艰苦而光辉的历史。
本次活动,“战途猎画:抗战中后期李桦、黄新波、司徒乔的风景表达”展览聚焦三位艺术家在战火中坚持创作的艺术实践与精神追求; “回溯经典·荣光重现——红色足迹《古田会议》油画修复研究成果展” 则呈现了广美修复团队历经7个月精心修复革命艺术经典的过程与成果;同期举办的“硝烟中的诗与画:抗日战争与文艺创作”学术研讨会,汇聚全国多位学者,共同探讨抗战时期文艺创作与民族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
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在开幕致辞中指出,80年前的胜利不仅是军事的胜利,更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她表示,“在烽火岁月中,文艺工作者以笔为刃、以画为旗,他们的创作既是战斗的号角,也是对和平的沉思。”她强调,本次活动从个体情感、集体记忆与学术反思三个维度重构历史认知,展现了艺术与时代、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关联。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表示,广州美术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独立建制的高等美术学府,以艺术回溯历史、以创新诠释精神,为抗战胜利纪念注入了独特的学术价值与文化内涵。他指出,广美对《古田会议》油画的成功修复,不仅是艺术技艺的展现,更是革命精神与历史记忆的传承。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提到,该杂志今年推出的抗战专刊和《烽火木刻》专题片等多项工作,与广州美术学院展开了深度合作。他认为,跨学科、多门类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抗战文艺的丰富面貌。
展览现场
此次《古田会议》油画修复项目是广州美术学院与古田会议纪念馆合作的重要成果。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黄光礼表示,修复工作不仅体现了广美师生精湛的专业技艺,更是穗龙两地对口合作与红色精神赓续的具体实践。
8月30日至31日,“硝烟中的诗与画:抗日战争与文艺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同回顾抗战时期文艺工作者以创作反映时代、唤醒民众的壮阔历史,梳理其精神遗产,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启示。
【文】麻煜科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