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月里遇新知 青春逐梦向科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科普基地迎来雷锋中学师生参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学校协议。
2025-09-24 16:56
关注

9月22日下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星火馆”迎来了雷锋中学近50名师生。师生们先后走进学校理学院趣味物理实验室、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学校检验检测中心及工业机器人研究所,开启了一场兼具趣味性与专业性的科学探索之旅。

作为此次参观的首站,理学院趣味物理实验室早已备好“科学盛宴”。神奇的电磁感应实验中,电流与磁场的奇妙互动让学生们驻足惊叹;奇妙的光学现象展区里,光的折射、反射原理通过趣味装置直观呈现;有趣的力学原理演示则让抽象的公式变得可感可触。在科普志愿者的指导下,学生们踊跃动手操作实验装置,亲眼见证物理现象的发生过程,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知识背后的科学奥秘,观察力与动手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也被悄然点燃。

在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的石油工程专业实验室,通过仿真模拟系统、油气开采模型等展陈,生动还原了石油勘探、钻井、开采及集输的全流程。科普老师结合模型详细讲解了石油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发展现状,从传统开采到智能油田建设的技术革新,让学生们对“工业血液”的获取过程有了系统认知,也真切感受到石油行业背后的科学力量与技术担当。

第三站来到学校检验检测中心(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型分析测试仪器教育科研科普基地)。这里配备了一系列高精度分析测试设备,涵盖材料成分分析、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多个领域。工作人员通过实物展示、原理拆解与操作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师生们介绍了各类仪器的工作机制与应用场景,小到材料微观结构的观测,大到环境污染物的精准检测,让学生们了解到科学检测在保障生产生活、推动科研创新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拓宽了科学视野。

最后,师生们登上智慧大楼三楼的工业机器人研究所。在充满科技感的展厅内,研发人员现场演示了机器人在工业生产、智能制造中的实际应用,讲解了机器人编程与控制的基础原理,并邀请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机器人的精准动作。当看到机器人灵活完成复杂作业时,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学生们对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的好奇心被彻底激发。

此次全国科普月学校“星火馆”对外开放活动,为雷锋中学师生搭建了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桥梁,不仅让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了科学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种子。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星火馆”将持续依托学科优势与科研资源,在今后推出更多特色活动,常态化开展科普教育,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高校力量。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