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向北——吉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美术教学成果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
吉报教育
吉林日报教育新媒体官方账号
2025-09-23 20:21
关注

9月23日10时,“先生向北——吉林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美术教学成果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展览以艺术的方式,致敬一批批北上吉林、扎根黑土地的先生们,生动诠释了“北上精神”的时代内涵与教育力量。

展览开幕式由吉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丽娜主持。吉林师范大学校长杨小天致欢迎词;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佟冬先生之女,原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书记佟多人研究员作为“先生”后代代表发言;吉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方向春讲话。

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画、油画、水彩、书法、篆刻五大类作品87件,全部由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3位教师与52名学生共同创作完成。作品以张伯驹、潘素、吕振羽、唐敖庆、公木、佟冬等二十余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上吉林、奉献一生的先生为题材,以画笔为媒、以图像为史,艺术再现了他们“向北、行北、择北、守北、兴北”的崇高品格与家国情怀,传递出“知识报国、扎根沃土”的坚定信念。

“先生向北”主题创作专班成员、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思介绍,自2024年11月起,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专门成立“先生向北”主题创作专班,将项目式教学、读书沙龙、专家示范与集体创作有机结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吉林历史文脉与爱国主义教育,探索形成“启智润心·润物无声”的新文科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此次展览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北上精神”的当代传承与艺术表达。

展览现场,不少观众驻足于巨幅国画《张伯驹》、油画《大先生》《蔡镏生先生像》《先生向北》篆刻组印等作品前,感受历史与艺术的双重震撼。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依托吉林省博物院资源优势,特别设置“艺术与历史对话”展陈环节,将张伯驹先生画像与其捐赠珍贵书画并置展出,实现“艺术创作”与“历史实物”的互文关联,增强了展览的学术深度与沉浸体验。

“先生向北”不仅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更是一种应当赓续传承的精神力量。作为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的重要实践,吉林师范大学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艺术”育人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关键作用,引导广大师生扎根吉林、服务东北,在新时代共同书写“山高水长”的吉林篇章。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0月8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欢迎社会各界观众前往参观。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