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馆协同赋能思政教育!沉浸式“大思政课”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2025-09-24 09:34
关注

近日,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10名师生前往刘少奇同志故里,开展“‘抗战烽火映丹心 党性修养育新人’大思政课”实践研学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

在刘少奇同志铜像广场,师生举行了庄严的缅怀仪式。大家向刘少奇同志铜像敬献花篮,深深鞠躬敬礼,并缓步绕行铜像一周,响亮地喊出“承烽火丹心,品少奇修养,立少年大志,筑强国梦想”,表达对刘少奇同志的无限敬仰。

在刘少奇与抗日战争主题思政课上,情境式演绎让历史“活”了起来。同学们仿佛穿越回抗战烽火岁月,切身感受到刘少奇同志在大树村推动减租减息时的为民情怀,以及微山湖“零号首长”保护行动中的紧张时刻。师生还齐声高唱《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等红色歌曲,嘹亮歌声久久回荡。

“为了党的、无产阶级的、民族解放和人类解放的事业,能够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诵读《品味经典》环节,由学生代表领诵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节选,铿锵的诵读让信仰之根深植长理学子心中。

随后,师生步入《烽火丹心——刘少奇与抗日战争》专题展览厅。通过抗战时期刘少奇同志的手稿、办公用品等文物,以及纪念馆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大家深入了解了刘少奇同志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感悟其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的为民情怀。

“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信仰的传承。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也激励着我们以刘少奇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和工作,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丁梦月感慨地说。

据悉,长沙理工大学—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结对行动建设基地。此次研学活动是校馆“双向赋能”的创新实践,突出“师生双主体、场景为载体”的理念,让红色研学从“参观式”变为“沉浸式”,将革命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思政教育注入鲜活力量,为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擦亮政治底色。(王树涵 何紫凝)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