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黄帅,是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电务公司的一名高级信号工。二十九年间,铁路设备几经更迭,钢轨间的木枕已换成水泥枕,信号机从臂板式变成LED,道岔从手动式变成了计算机联锁控制,唯独黄帅那双被工具磨出深痕的手没变。作为铁路信号工,他的“战场”永远在建设最前线——那里没有既成的机械室,只有裸露的电缆沟、待安装的方向盒和信号机。
黄帅在工作现场。吴培豪/摄
从京广线到广湛铁路,从连江口至永州老站,他一次次迎难而上,在多专业交叉施工中精准协调,在老旧电缆“迷宫”里细心梳理,实现了上千次封锁施工“零事故”。二十九载春秋,他以精准的操作与坚韧的意志,在平凡岗位上“雕刻”出一条条安全畅通的铁路信号脉络,用专注与担当诠释了劳动之美、坚守之美。
勤奋好学的“倔小伙”
1996年,刚参加工作的黄帅,还是个对铁路信号“小白”。“那时候,真是看什么都新鲜,也看什么都犯难。”他回忆道。
黄帅的师傅庄加初对他要求严格,常说:“理论是基础,但不动手,永远学不会。”在师傅讲解道岔的组成、安装调试方法、故障电流测试等实操内容时,黄帅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操作,全程屏息凝神,汗水浸湿了整个后背都浑然不觉。
这个倔强的小伙子,和自己较上了劲。每天施工结束回到驻地,他继续练习信号组合侧面端子配线及焊线。“反反复复,焊完又拆,拆完又焊……”当同事们休息时,他仍在复盘当天的工作,琢磨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昼夜颠倒、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一线生活很苦,但这个小伙子从未想过放弃。“那时候就信一个理,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有奋斗,平凡岗位也能干出彩。”黄帅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无数次拆解与重焊中,他的专业素养和实操技能飞速成长,逐步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技术能手”。
“他身上藏着一种不服输的韧劲。”他当时的师傅庄加初评价道。
铁路安全的“守护者”
铁路信号,是行车安全的神经枢纽,黄帅的职业生涯,就是与“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反复较量。
在广坪段自动闭塞改造工程中,他刚接手就遇上“硬骨头”:设计交底模糊、图纸与现场脱节,箱盒和信号机的位置如雾里看花。他带着卷尺、图纸在铁轨间穿梭,联合勘测每一处模糊点位。硬是用半个月时间补全了所有数据,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图纸上的一个小数点到现场可能就是天大的隐患,我们多走一步,安全就离我们更近一步。”黄帅说。
连江口信号改造更似“隘口攻坚”,早晚天窗点施工、多专业交叉作业,一步错就可能影响铁路正点。他带领团队日夜鏖战,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最终换来业主五次贺电。永州站枢纽改造时,运营数十年的老站场成了“设备迷宫”,旧电缆老化、新设备叠加,线缆去向如乱麻。黄帅抱着泛黄图纸蹲在设备旁,一根根核对线缆,为倒接开通前的联调联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终实现新老设备顺利倒接。在广湛二标联络线工程中,黄帅通过“白天勘现场、晚上审图纸”的方式,将施工任务细化到分钟,确保了狮山西所、大田站等关键节点的零失误开通。他的工作为全线通车筑牢了根基,获得了建设单位的充分肯定。
自工作以来,黄帅负责的工地大多紧邻既有运营线,一颗松动的螺丝都可能引发事故,他的安全“秘诀”藏在每个细节里。每次施工前,他都不厌其烦地强调安全要点,逐件检查防护装备;进入现场后,紧盯作业流程,确保每步操作合规。针对既有线高风险环节,专设防护岗,时刻提醒团队注意周边环境。在他的守护下,上千次封锁施工次次安全正点,负责的工程至今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年近五十,黄帅依然保持着学习的劲头。2024年公司信号工技能竞赛上,他与一众年轻选手同台竞技,凭借精准的电缆接续、美观的配线扎把、快速的故障排查斩获第一名。“认真干活,只是本分;用心干好,才是本事。”这是他对徒弟们最常说的话。他带徒弟的方法很朴实,就是“带着干,一起学”。在一线施工现场,他“手把手”地教导年轻人看图、配线、测试,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的经验。
在铁路一线信号专业深耕二十九载,黄帅带出的徒弟有数十人。他在工班培养的技术骨干中,1人荣获集团公司工人先锋奖章,5人次荣获“技术能手”“技能之星”称号。
“我是前两年入职的,师傅跟我说,‘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要用手更要用脑’,他不仅教我怎么接线,更教我如何思考故障原因,怎么预判风险,并鼓励我们多问、多想,盼着我们尽快成长。”说起师傅黄帅,在广茂线新兴车站大修工程施工的沈宇星满脸敬佩。
二十九年春秋流转,黄帅从普通信号工成长为“技术大拿”,先后荣获集团公司“先进个人”“最美员工”,电务公司“技术能手”等荣誉。他始终坚守着信号工的本分,在机械室、在箱盒旁,一遍遍调试、一次次检查,用细致与坚持,守护着铁路信号的安全。
【我的劳动观】
二十九载春秋,我与铁路信号相伴而行。在那纵横交错的电缆“迷宫”里,我一次次俯身、一次次梳理,用心“点亮”每一段前行的路。每当列车载着游子驶向家的方向,我仿佛听见了劳动最美的回响。
——黄帅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通讯员:郭军星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