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等数学》,不少大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头疼的公式”“算不完的习题”。这门课是武昌理工学院通识素质学院开设的,成了不少专业的铺路石,它不只是枯燥的计算,更是帮学生解锁专业难题、培养逻辑思维的工具箱,让数学从“拦路虎”变成了“小伙伴”。
![]()
“以前觉得高数跟我的专业没关系,直到学了电路分析才发现,求导、积分能帮我算电流变化,瞬间就懂了这门课的用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田万坤说道。第一次上高数课,老师没有直接讲定理,而是拿生活中的例子引入:“你们知道手机充电时,电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怎么算吗?这就需要用到导数分析变化率。”这种“从生活到数学”的讲课方式,让他一下子没了抵触感。
![]()
针对不同专业,老师会调整教学重点,为了让抽象的数学变生动,老师们还设置了不少巧思。课堂上,复杂的函数图像会用软件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当参数变化时,曲线怎么移动”;难懂的定理推导,会拆成一步步的“逻辑游戏”,慢慢过渡到公式证明。课后,人工智能学院还开了高数志愿者,学霸志愿者们轮流坐班,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卡壳”的难题。
![]()
不少学生反馈,学好高数后,专业课的学习变轻松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写代码时,逻辑思维更清晰;机械专业的学生做力学分析时,能快速理解公式含义;经管专业的学生处理数据时,对统计模型的理解也更透彻。近年来,学校还有不少学生凭借扎实的高数基础,在数学建模竞赛、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甚至在考研时,高数成绩成了“拉分利器”。
“高数教给我们的不只是解题方法,更是一种拆解问题的思维,遇到复杂的专业难题,像拆分数学公式一样一步步分析,总能找到突破口。”软件工程专业王博驰说道。《高等数学》早已不是一门孤立的基础课,而是连接基础学习与专业应用的桥梁,帮学生用理性思维看清专业本质,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稳稳的基础。(大通社记者 岳佳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