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二十二冶承建的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一期)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龙村镇新华村首个污水处理设施示范点通过竣工验收。
五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项目(一期)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五华县10个镇新建167个自然村的农村污水终端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处理规模4560吨/天,资源化利用站点580座;资源化利用设施34座;一体化泵站3座;配套污水管网总长度约216.31千米。

科学谋划 破解选址难题关
项目推进初期面临选址复杂、时间紧迫的双重挑战。由于农村地区地形分散、地下管线密集,居民协调困难,选址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此,项目团队创新采用“政企协同、分片包干”模式。一方面,由技术团队联合设计单位,制定选址规范流程,明确管网走向、处理设施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等核心标准;另一方面,各镇政府成立专项工作组,发动村干部、村民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踏勘,结合村民意愿与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初步选址方案。在双方的紧密配合下,项目团队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了66个关键节点的选址工作,从污水处理设施用地,到管网穿越道路、河流的咽喉点位,为项目后续推进扫清了障碍。
实干为要 守住质量生命线
五华县域广阔,村落星散,施工管理挑战巨大。因项目属于边设计边施工,项目团队未雨绸缪,深入一线,细致调研当地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为项目高效、稳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管理方面,项目团队科学布局,将项目划分成多个区域,采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三区域管理模式,各段明确责任人,每个区域责任人化身“现场指挥官”,统筹选址协调、技术落地与安全监管。每日核对进度,做到事不过夜。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小组,对管网铺设、设备安装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检测与验收,在抢抓进度的同时,牢牢守住工程质量生命线。
安全为基 筑牢施工防护网
点多、线长、面广——这是五华污水治理项目安全管理的真实写照。施工点星罗棋布于公路旁、村巷内、山野间、河堤边,风险如影随形。项目坚持教育先行,做到入场三级安全教育100%覆盖,从临边作业的防坠落、复杂环境的用电安全,到山区防高压线、野生动物避让等,风险识别无死角。同时,在统一标准化防护方案的基础上,针对每个点位的独特地形与环境风险,量身定制补充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网疏而不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而今,走进龙村镇,村庄道路干净整洁、河道水沟清水潺潺,自从村民家里接通污水管网后,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的脏乱现象已成为历史。“污水横流不见了,刺鼻的臭味消失了,往日的抱怨声也听不到了。”
项目已累计完成168个点位的建设,多户及联户施工总进度达27.3%。这场覆盖五华县167个自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正悄然改变着五华村庄的面貌。
污水变清流,村庄焕新颜。项目团队将持续严把施工质量关,优化施工细节,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把生活污水变成发展“活水”,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新面貌,确保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如期圆满竣工。
晶报记者 蓝军 通讯员 曹纯纯 蔡俊卿
